温馨提示:图文上方有广播音频。请关注1983年至1986年地下时期,团体成团、退团,成员变动频繁。20世纪80年代初的香港,罗文、甄妮、许冠杰、许晓峰等仍然占据乐坛的中心。少数受到英国摇滚音乐“启蒙”的二十岁出头的热心年轻人开始对新鲜、前卫的音乐产生兴趣。他们奔赴唱片店、钢琴店,寻找唱片,寻找朋友,试图寻找新的出路。

黄家驹和叶世荣都有组建乐队的意向。在TOMLEE琴行老板的介绍下,他们相识并成为了好朋友。1983年,乐队成立,主音吉他手邓伟谦将乐队名称改为“Beyond”,意为“超越”。在《吉他杂志》举办的“雅马哈吉他大赛”获胜后,边工作边演奏音乐的Beyond开始在一些酒吧做小型演出,还与刘以达(大明集团成员)等地下音乐人录制了著名专辑)。记录为《香港》。Beyond早期作品以《LongWayWithoutFriends》等英文歌曲为主,并涉足艺术摇滚、朋克、重金属甚至视觉系等风格。

处于萌芽阶段的乐队总是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成员李荣超、唐伟谦相继离队,黄家强、关宇文成为替补。1984年,陈世安成为一名吉他手,但后来因为想出国留学而退出。叶世荣邀请正在大学学习美术的黄贯中接任。此时,四个男孩聚在一起,举办了一场名为《永远的等待》的自费音乐会。

1986-1988转型为商业

他向流行文化靠拢,被称为“摇滚叛徒”

当时的香港,达明集团、太极、风云、Beyond、小刀等二十多个乐队或组合表现出不同的张力,逐渐形成地下氛围,一场音乐革命也正在酝酿。

自筹资金发行唱片《再见理想》后,Beyond又推出了首张EP《永远等待》和专辑《亚拉伯跳舞女郎》,开始名声大噪。然而他们的音乐和形象仍然没有被大众接受,唱片销量也并不理想。刘志远是1986年加入的吉他手、键盘手,1988年因与黄家强摩擦而愤然退出,与梁翘白组成“浮世绘”。Beyond恢复其四名员工。

Beyond与新成立的心艺宝唱片签约。大家决心剪掉长发,洗刷叛逆青年形象,开拓事业。黄家驹曾说得很清楚:“如果你想在香港商业市场上演奏自己真正喜欢的音乐,首先要提高乐队的知名度;当更多人听Beyond的歌曲时,他们就会重新开始演奏Beyond的歌曲。”他们喜欢的音乐……”

从专辑《现代舞台》到《秘密警察》,在向“流行”靠拢的尝试中,《喜欢你》、《大地》等作品受到广泛好评。Beyond在被更多人接受的同时,也遭到了地下时代粉丝的批评。尽管被称为“摇滚叛徒”,Beyond仍继续前进,甚至一路唱到了北京。

1988年,Beyond在首都体育场连续演出两场,这对于乐队和内地流行音乐史上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