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之王”郑传九:一把吉他改变一座城市

文/王永斌

今年两会之际,全国人大代表郑传九兑现了一年前的承诺。他“弹吉他、唱歌曲”,用自己的歌词和特殊的弹唱方式向媒体报道了贵州省正安县的吉他演出情况。产业发展成就。

因为两年前,在贵阳举办的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对出口美国的正安大加赞赏。他很感动。他还通过视频对杰克说了一些话:“正安是一家‘卖美式小吉他’的公司,三把吉他在天猫的累计销量已经达到了83万把,平均一年销量在3000-4000把。”当天,最畅销机型月销量超过2万台,位居天猫第一。

2018年全年,正安国际吉他产业园产销吉他600万把,产值约60亿元,其中内销约240万把,出口360万把。出口美国、巴西等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出口总额2138万美元,占中国制造吉他出口总额的近三分之一。

这是什么概念?这相当于正安县平均每天向海外销售1万把吉他,每日进出口额达6万美元。

作为一种乐器,吉他在西方音乐娱乐中常常受到大众的推崇。无论是午夜时分人们在后街酒吧喝酒时的爵士乐、布鲁斯音乐,还是盛夏草坪上爆炸性的金属摇滚音乐,都少不了吉他的乐趣。那么,这把具有大众性、时尚性、艺术性属性的西洋吉他,是如何与贵州一个贫困山区的农业县结下不解之缘的呢?

说起正安国际吉他产业园,就必须从郑传九的传奇经历说起。1995年,郑传九离开农村到广东打工。作为数千名普通农民工中的一员,他无意间走进了一家吉他制造工厂,从此迷上了吉他。由于他掌握了熟练的生产技能,后来他成为了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后来,他看到了吉他行业巨大的发展空间,于是他和弟弟在广州成立了自己的吉他制造工厂。

2013年,郑传九、郑传祥兄弟作为农民工的杰出代表,在当地政府的感召下,回乡创业,将吉他制造工厂搬到了正安。他们觉得既然有所成就,就应该回馈家乡。在县政府的优惠政策和“商界领袖”的影响下,他们组织福建、广东等地的相关产业到这里投资建厂。越来越多的吉他制造企业落户这里,逐渐形成了54家企业的规模。包括37家制造企业和17家配套企业,形成正安国际吉他产业园的初步布局。他们利用产业集聚的优势,正安一下子成为中国吉他产业最集中的地区。

郑传九真正把正安变成了一座“吉他之城”。据当地政府介绍,预计到2020年该县吉他年产量将达到1000万把,产值100亿元。

一把吉他从材料加工到产品交付需要186道工序,而且大部分都是手工制作,这意味着将为当地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从最初的农民工到现在的农民企业家,郑传九实现了神奇的跨越,让更多的农民工从吉他中受益。郑传九用吉他改变了一座城市。截至2018年10月底,正安国际吉他产业园已累计创造就业岗位13000余人,帮助1278户6640名贫困人口脱贫。

郑传九,41岁,现任遵义神曲乐器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今年两会期间,他建议将正安国际吉他产业园纳入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让当地吉他行业可以享受更多优惠政策。

郑传九还建议将吴川、正安、道镇纳入重庆一小时经济区,在这三地建设铁路并沿线设立车站,提高重庆的交通和通货能力。这三个县。

他说:“五正岛三个县都是贵州的贫困县,我认为贫困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交通不便。虽然现在县城都通了高速公路,但是这三个地方都没有铁路经过”希望在山区建设一条有效的平原高铁。

最初发表于《农村青年》杂志

责任编辑:王永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