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提琴独奏曲选,大提琴独奏曲大全视频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大提琴独奏曲选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大提琴独奏曲选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大提琴独奏十大名曲?
01. 埃尔加:《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杜普蕾版
▲韦尔斯坦版
埃尔加的《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两个版本:60年代,巴伦博伊姆与妻子杜普蕾合作的版本,堪称大提琴绝唱;2012年,在杜普蕾去世25年之后,巴伦博伊姆首次录制这首协奏曲,是由美国女大提琴家Alisa Weilerstein独奏,据说琴声惊得巴伦掉了指挥棒……
——田艺苗
埃尔加的《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是20世纪第一部重要的大提琴协奏曲作品,写于作曲家62岁那年,一战期间,也是其最后一部大型作品,可与德弗札克的《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相媲美。——其主要部分是在乡村别墅里完成的。常规的大提琴协奏曲通常为三个乐章,而埃尔加开先河地突破曲式束缚,设定为四个乐章。但并不影响全曲的连贯性,由幻想曲风格展开,如同单乐章一般顺畅而下。该曲是杜普蕾的成名作,也是她生前演奏最多、最受欢迎的曲目。
杰奎琳·杜普蕾与《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02. 奥芬巴赫:《杰奎琳之泪》
作曲家奥芬巴赫
▲传说中的杜普蕾版
奥芬巴赫一定没想到,他的大提琴曲《杰奎琳之泪》,在100年之后遇见了一位名叫杰奎琳·杜普蕾的大提琴家。网上一直议论这个杜普蕾的演奏版本是否属实,在她留下的录音资料里面并没有这首乐曲的记录,听起来也不太像,有杜普蕾的丰富音色变化,但没有她的神经质和标志型的揉弦,其实这个演奏版本并不输杜普蕾,尤其是过人的音色想象力和旋律张力的辗转起伏。
——田艺苗
《杰奎琳之泪》是由法国作曲家奥芬巴赫(1819-1880)创作的大提琴曲。因其似咏似叹的旋律,被普遍传说被杰奎琳·杜普蕾演奏过,而更加举世闻名。对于以创作乐观、欢快、诙谐、优美的喜歌剧而闻名的奥芬巴赫来说,这首凄婉感人、让人听了就会为之动容的大提琴曲在他的作品中确实是罕见的。至于为什么取名为《杰奎琳之泪》?杰奎琳又是谁?目前并无定论。
大提琴家杜普蕾
03. 勃拉姆斯:《第一大提琴奏鸣曲》
大提琴家卡萨尔斯
▲罗斯特罗波维奇版
▲杜普蕾版
勃拉姆斯《第一大提琴奏鸣曲》。从绝美的旋律开始,但不沉醉于浪漫,大提琴与钢琴协力塑造了男性化的刚毅情感。第一乐章热情迷人,第二乐章是古风浓郁的《小步舞曲》,最后乐章奔放的德国式苍凉,叫人想起当时的蒸汽火车,白烟滚滚轰隆隆地穿行在秋天的树林。
——田艺苗
1862年,勃拉姆斯开始为大提琴和钢琴作《第一大提琴奏鸣曲》,1865年完成了这首E小调杰作。
这是罗斯特罗波维奇的大提琴和塞尔金的钢琴。旋律里流淌着夕阳的光芒,不是炽热,而是温暖。在叙述的明暗之间,作者的思考正在细水长流,悠远和沉重。即便是变奏也显得小心翼翼,犹如一个不敢走远的孩子,时刻回首眺望着自己的屋门。音乐呈现了难以言传的安详,与作者的其它室内乐作品一样,内省的精神在抒情里时隐时现,仿佛是流动之水的跳跃,沉而不亮。——余华《音乐的叙述》
罗斯特罗波维奇与马克·夏加尔
04. 舒曼:《a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大提琴家富尼埃
▲富尼埃版
舒曼的《a小调大提琴协奏曲》。1850年的作品。那时舒曼与克拉拉刚刚从德累斯顿搬到杜塞尔多夫,满心欢喜地迎接新生活。这首大提琴协奏曲没有炫技段落,从头至尾都是敏感而细致的内心流露。
——田艺苗
舒曼的这部《a小调大提琴协奏曲》反映了他性格中最为动人的一面。除了终曲乐章一两处嬉戏的段落之处,这部作品没有往常的炫技机会
1.德沃夏克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2.D大调第二号大提琴协奏曲
3.a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4.G弦上的咏叹调
5.无伴奏大提琴组曲
6.C大调大提琴协奏曲
7.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8.a小调第一大提琴协奏曲
9.洛可可主题变奏曲
10.天鹅
1、nbsp;埃尔加:《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埃尔加的《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是20世纪第一部重要的大提琴协奏曲作品,写于作曲家62岁那年,一战期间,也是其最后一部大型作品,可与德弗札克的《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相媲美。
2、奥芬巴赫:《杰奎琳之泪》
《杰奎琳之泪》是由法国作曲家奥芬巴赫(1819-1880)创作的大提琴曲。因其似咏似叹的旋律,被普遍传说被杰奎琳·杜普蕾演奏过,而更加举世闻名。
3、勃拉姆斯:《第一大提琴奏鸣曲》
1862年,勃拉姆斯开始为大提琴和钢琴作《第一大提琴奏鸣曲》,1865年完成了这首E小调杰作。
4、舒曼:《a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作曲家于1850年10月10日至24日,短短的15天之内完成这部作品的创作,但他对某些细节一直不满意,直至1854年仍在做些小的修改。
5、海顿:《D大调第二大提琴协奏曲》
海顿在1765年写了《C大调第一大提琴协奏曲》,1783年创作《D大调第二大提琴协奏曲》,两者相隔将近二十年,所以第二首要比第一首完美、成熟许多。
6、德沃夏克:《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德沃夏克的《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作于1894-1895年,是德沃夏克为他的一位好朋友——大提琴家哈努斯维汉(Hanuš Wihan)写作的。
7、布鲁赫:《晚祷》
布鲁赫的《希伯来晚祷》本来也是一首犹太人的传统歌谣,布鲁赫本人非常喜欢犹太风格的音乐,所以他把犹太人在赎罪日晚祷时所唱的这首「Kol Nidrei」(希伯来文)改编成大提琴与管弦乐的小品。
8、柴可夫斯基:《洛可可主题变奏曲》
1876年,柴可夫斯基创作了《洛可可主题变奏曲》,题献给他的好朋友、德国著名大提琴家威廉·费曾哈根(Wilhelm Fitzenhagen),该曲于1877年11月30日在莫斯科首演。
9、圣·哥伦布《悲泣》
音乐大师圣·哥伦布沉浸在丧妻之痛中无法自拔,他带着两个女儿远离喧嚣,过着隐居的生活,每当他演奏手中的维奥尔琴时,妻子的倩影便会出现在他的面前。
10、巴赫:《萨拉班德》
巴赫的《六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BWV 1007-1012)》是无伴奏乐曲中最早闻名于世的典范,在音乐结构、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上都举世无双。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大提琴独奏曲选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大提琴独奏曲选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